本文目录一览:
从“曲沃代翼”到“三家分晋”,中原霸主晋国究竟是怎么被瓜分的呢...
晋国在西周时期便已经存在,后来晋国发生内斗,也就是著名的“曲沃代翼”,重新整合后的晋国强盛起来,在晋文公时成为霸主。盛极而衰,晋国也正是因晋文公时采取的政策,最终让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。接下来,津城沐雨带大家了解晋国的那段历史详情。其一,曲沃代翼。
晋国的建立可追溯至西周时期,经历了“曲沃代翼”的内斗事件后,晋国在晋文公时期崛起为中原霸主。 晋文公时期的政策,尤其是对六卿的任命,为晋国的最终分裂埋下了祸根。晋国在晋文公之后,历经晋襄公、晋景公、晋厉公、晋悼公等君主的统治,达到了霸业的高峰。
在古代的历史篇章中,晋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。最初,赵、魏、韩三位卿大夫势力崛起,他们开始瓜分晋国的智氏领地。晋幽公面对这种形势,选择了一个不同于常规的策略,他反而主动朝拜这三位强大的卿,放弃了对大部分晋地的控制。绛、曲沃之外,晋国的土地落入了赵、魏、韩的掌控之中。
“六卿制度”最终导致了“三家分晋”,晋国被韩、赵、魏三家瓜分。综上所述,“曲沃代翼”事件是晋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变,对晋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经过了他祖父和父亲的屠戮,晋国公室凋零,早已无人可用。更何况,“曲沃代翼”“骊姬之乱”给晋文公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,从内心而言,晋文公也并不想重用自家人,引来新的麻烦。
“曲沃代翼”是什么事件,为什么说这是晋国历史的转折点
曲沃代翼是指春秋时期,晋国曲沃的桓叔、庄伯、武公三代,经过长达67年的斗争,最终取代晋国都城翼的晋君,成为晋国实际国君的历史事件。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 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:晋文侯当众杀了周携惠王,为后来晋国的内乱埋下了祸根。
曲沃代翼不仅是一场权力斗争的胜利,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。它标志着晋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,为晋国后续的称霸之路铺平了道路。综上所述,曲沃代翼事件在春秋时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,它不仅挑战了周代的分封制度,标志着礼崩乐坏的开端,还是晋国崛起的关键转折点,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。
晋昭侯的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,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基础。正如师服所预见的那样,曲沃的壮大最终引发了权力的冲突,预示着晋国将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。这一事件被称为曲沃代翼,成为了晋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。
“曲沃代翼”事件的发生,结果是晋国国君由大宗易主为小宗,且小宗掌权后,大肆屠戮公族势力,导致此后晋国国君、公族在面对卿族的欺压时势单力薄。所以“曲沃代翼”同时也埋下了“三家分晋”事件的种子。 事件的诱因为晋文侯之子晋昭侯分封其叔成师于曲沃,由此有了曲沃一系。
春秋战国时晋国皇帝列表
1、武皇帝—司马炎 孝惠皇帝—司马衷 孝怀皇帝—司马炽 孝愍皇帝— 司马邺 公元317年4月司马睿称晋王,次年4月称帝,沿晋国号,定都建康,史称“东晋”。
2、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统治者列表如下:唐叔虞:周武王之子,晋国的始祖。晋侯燮:唐叔虞之子,继承晋国君位。晋武侯:晋侯燮之子。晋成侯:晋武侯之子。晋厉侯:晋成侯之子。晋靖侯:晋厉侯之子,在位18年。晋釐侯:晋靖侯之子,也称作晋僖侯,在位18年。晋献侯:晋釐侯之子,在位11年。
3、春秋战国晋国历代君主有:姬宜臼(前858年-前841年)、姬司徒(前840年—前823年)、姬籍(前822年—前812年)、姬费王(前811年-前785年)、姬仇(前805年-前746年)、姬伯殇(前784年-前781年)、姬平(前739年-前724年)、姬郤(前723年-前718年)等等。
4、司马睿,晋元帝,东晋的开国皇帝,定都建康。 司马绍,晋明帝,元帝之子,继续巩固东晋的统治。 司马衍,晋成帝,明帝之子,统治时期国力有所恢复。 司马岳,晋康帝,成帝之弟,在位时间较短。 司马聃,晋穆帝,康帝之侄,年幼即位,由太后和辅政大臣主持朝政。
5、晋伯,姬姓名伯,谥号为晋昭侯。中国晋国的第十二任君王。他的祖父是第九任王晋弗生,他的父亲是晋国第十一任王晋仇。晋文侯三十五年(乙未,公元前746年),晋文侯死后,其儿子姬伯继承王位,为晋昭侯。
本文来自作者[东方小萍]投稿,不代表卿欣云网络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61.cn/post/31323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卿欣云网络的签约作者“东方小萍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曲沃代翼与三家分晋(晋国曲沃代翼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卿欣云网络]内容主要涵盖:卿欣云网络,科技生活,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百科大全,经验网
本文概览:本文目录一览:1、从“曲沃代翼”到“三家分晋”,中原霸主晋国究竟是怎么被瓜分的呢...2、“曲沃代翼”是什么事件,为什么说这是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