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云楼藏书(过云楼藏书去向)

本文目录一览:1、过云楼藏书藏书简介2、过云楼的历史溯源3、过云楼所藏书画4、过云楼入藏南图5、过云楼历史溯源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过云楼藏书藏书简介

1、过云楼藏书是一部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籍善本宝库。其主要特点和藏书简介如下:藏书规模与内容:过云楼藏书由179部、共计1292册书籍构成,涵盖了中国历代的经、史、子、集四大部类的典籍。

2、总之,过云楼秘藏不仅汇集了宋版书与元刻书的精华,更包含了丰富而珍贵的宋元本藏书。这些藏书不仅具有高度的历史与文化价值,更见证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博大精深,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无论是从文物的角度还是文献、史料的角度来看,过云楼秘藏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,其价值无法估量。

3、过云楼简介如下:位置与背景:过云楼位于苏州市阊门内铁瓶巷,是清代怡园主人顾文彬收藏文物书画、古董的地方,享有“江南之一家”之美誉。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建筑风貌:过云楼在1993年得到了全面的复原和修缮,保持了硬山重檐、门窗古雅、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。

4、“过云楼”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,位于苏州市干将路,世有“江南收藏甲天下,过云楼收藏甲江南”之称,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,其藏书集宋元古椠、精写旧抄、明清佳刻、碑帖印谱800余种。

5、过云楼内有一处秘密的密室,顾家的书籍被秘密存放于此。顾氏藏画可与朋友共赏,但书籍则严格保密,不示人外。这是历史上的习惯。翁连奚指出,过去认为宋代版《锦绣万花谷》与日本静嘉堂所藏版本相同,但新发现这部书的字体与日本版本不同,且未见记录,确认为宋代孤本。

6、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,享有“江南之一家”之美誉。顾氏对家藏善本书籍秘而不宣,这使顾氏藏书大部分得以流传至今。民国时期,顾鹤逸的朋友傅增湘先生曾要求借阅藏书,但附加了十分苛刻的条件,即看书时不能带纸砚抄写。傅氏每天观书数种,归而记其书目,写成《顾鹤逸藏书目》。

过云楼的历史溯源

过云楼的历史溯源如下:起源与早期收藏:过云楼位于苏州阊门内的铁瓶巷,其藏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。早在此时期,过云楼便已开始收藏图书古籍。顾文彬购宅与重建:清朝同光年间,曾任道台的顾文彬购得过云楼及其怡园旧址,并进行了重建。顾文彬不仅是一位官员,也是一位热爱文化艺术的人士,这为过云楼后来的藏书和园林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关于过云楼藏书的起源,虽然不可考,但从顾文彬的书信中得知,早在150年前,过云楼便已有图书古籍的收藏。到了清末,顾鹤逸掌管的过云楼不仅是上千幅书画的收藏之所,同时还是一个集藏宋元旧刻、精写旧抄本、明清精刻本、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。过云楼与怡园的旧址原本属于明代吴宽。

苏州阊门内铁瓶巷,在过去曾经有过一所大宅院,名为过云楼。它不仅以布置精巧的庭园——怡园而著称,同时更以贮藏了大量书法名画、版本书籍而名重于世。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,但从清道光年间楼主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可以得知,早在150年前,过云楼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。

苏州阊门内铁瓶巷的过云楼,是清代怡园主人顾文彬收藏文物书画、古董的地方。在1993年干将路建设工程中,过云楼得到了全面的复原和修缮。楼前庭院叠筑假山花坛,种植名贵花木,保持了硬山重檐、门窗古雅、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。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,享有“江南之一家”之美誉。

过云楼所藏书画

1、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翁连奚表示,过去对过云楼藏书楼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书画收藏上,对其藏书情况了解甚少。直到20世纪30年代,傅增湘先生访问过云楼,才对藏书有了深入的了解。过云楼藏书丰富,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的善本及名人手稿、抄本、校本。过云楼内有一处秘密的密室,顾家的书籍被秘密存放于此。

2、年和1959年,过云楼顾氏后人,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,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。过云楼历经150余年,集藏的书画珍品,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。

3、作为两本先后诞生的著录画目《过云楼书画记续记》涵盖了顾氏过云楼所藏大部分名迹菁华,虽然其所记载的只是顾氏书画收藏的代表,但对于鉴藏梳理来说,显然具有衍生类推的样本效用。

4、《过云楼书画记》是一本由清代文化大家顾文彬所著的珍贵图书,于1882年刊行。以下是该图书的详细介绍:主要内容:这部十卷本的著作详细记录了顾氏自藏的书画珍品,分为书类和画类。书类占前四卷,画类包括后六卷,所有书画合璧的作品均归入画类。

5、苏州阊门内铁瓶巷的过云楼,是清代怡园主人顾文彬收藏文物书画、古董的地方。在1993年干将路建设工程中,过云楼得到了全面的复原和修缮。楼前庭院叠筑假山花坛,种植名贵花木,保持了硬山重檐、门窗古雅、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。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,享有“江南之一家”之美誉。

6、顾文彬之孙,顾承之子顾麟士则承接其家族鉴藏的传统。顾麟士擅长书画,精于鉴赏。传到顾麟士这一辈时,过云楼的收藏进入全盛时期,字画收藏达到三千余幅,即便如此,外界对过云楼的藏书情况所知甚少。 ▲顾麟士 第四代主人:顾公雄、顾公硕 世事考验 艰难保存 从顾氏第四代开始,过云楼藏书接连面临世事的考验。

过云楼入藏南图

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,与南京图书馆1992年收购的其余四分之三过云楼藏书团聚。此前,江苏省委省 *** 发文表示,收购由国有文博单位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施,并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相关规定,指定南京图书馆收藏,以利于整体学术研究和再版工作。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后,将入藏南京图书馆。

藏书归属确定:2012年6月20日,国家文物局确认过云楼藏书将归属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集团。这一决定标志着历经坎坷的过云楼藏书最终荣归江南大地。藏书入藏南京图书馆:按照江苏省 *** 的要求,这批藏书在回乡后将入藏南京图书馆。

应邀随中国画家代表团出访欧洲、非洲、北美、南亚等文化交流办展,近年来多次走入青臧高原采风,体验生活,创作出系列的雪域山水作品,频频参加全国专业大展,引起画坛的关注,作品及个人艺术成就被权威刊物《美术》、《美术观察》、《国画家》发表专题介绍,被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评论为之一个探索雪域山水的画家。

专家认为,过云楼藏宋元珍本、稿抄善本、明清刊本中“多有人间罕见的奇秘佳本”。3他著述等身,有《藏园群书题记》20卷,《双鉴楼善本书目》等。3此外,作为绝世不传的善本书籍《契丹藏》的复刻本,辽金石经更是价值倍增,成为校勘历代木刻藏经字句脱误的更好版本。

大江东去,浪淘尽千古英雄,问楼外青山,山外白云,何处是唐宫汉阙;小苑春回,莺唤起一庭佳丽,看池边绿树,树边红叶,此中有舜日尧天。(这两联是我在书上查到的原对)3.太白楼 公昔临登,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;我今凭吊,听涛声盈耳明月沉江。

过云楼历史溯源

1、过云楼的历史溯源如下:起源与早期收藏:过云楼位于苏州阊门内的铁瓶巷,其藏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。早在此时期,过云楼便已开始收藏图书古籍。顾文彬购宅与重建:清朝同光年间,曾任道台的顾文彬购得过云楼及其怡园旧址,并进行了重建。顾文彬不仅是一位官员,也是一位热爱文化艺术的人士,这为过云楼后来的藏书和园林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2、关于过云楼藏书的起源,虽然不可考,但从顾文彬的书信中得知,早在150年前,过云楼便已有图书古籍的收藏。到了清末,顾鹤逸掌管的过云楼不仅是上千幅书画的收藏之所,同时还是一个集藏宋元旧刻、精写旧抄本、明清精刻本、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。过云楼与怡园的旧址原本属于明代吴宽。

3、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,但从清道光年间楼主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可以得知,早在150年前,过云楼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。到了清末,过云楼在顾鹤逸的手上不仅成为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,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、精写旧抄本、明清精刻本、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。

4、刘知白 刘知白(1915—2003)原名庭坦。号白云、如莲老人、老藤、野竹翁等。1915年11月生于安徽凤阳,2003年8月于贵州仙逝。1920年随外祖父学习书法、经史,1925年由《芥子园画谱》学习中国画。

5、“海虞藏书甲天下”,常熟私家藏书远有历史,代有传承,蔚成风气,被誉为中国私家藏书之乡。明清以来,涌现出汲古訇的毛晋、脉望馆的赵琦美、绛云楼的钱谦益、铁琴铜剑楼的瞿绍基、爱日精庐的张金吾、稽瑞楼的陈揆等大批藏书家。 书法 常熟书法以唐朝张旭为先。

本文来自作者[欧阳伟泉]投稿,不代表卿欣云网络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61.cn/post/39667.html

(7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欧阳伟泉
    欧阳伟泉 2025-09-22

    我是卿欣云网络的签约作者“欧阳伟泉”!

  • 欧阳伟泉
    欧阳伟泉 2025-09-22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过云楼藏书(过云楼藏书去向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欧阳伟泉
    欧阳伟泉 2025-09-22

    本站[卿欣云网络]内容主要涵盖:卿欣云网络,科技生活,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百科大全,经验网

  • 欧阳伟泉
    欧阳伟泉 2025-09-22

    本文概览:本文目录一览:1、过云楼藏书藏书简介2、过云楼的历史溯源3、过云楼所藏书画4、过云楼入藏南图5、过云楼历史溯源...

    卿欣云网络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我们